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师发展>>行知发展班>> >> 正文

新加坡纪行之学习体验(一)

发表日期:2012/12/11 13:23:09 出处:本站 作者:赵海翔 有1000位读者读过

新加坡纪行之学习体验(一

  10天的培训,内容丰富详实,可以归纳为类:(1)新加坡国情介绍。包括新加坡的历史、政府管理、经济发展、核心价值观、人才资本和公务员体制等。林保圣老师在这一部分给我们作了详尽的介绍2)新加坡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包括新加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教育体制、师资遴选、学校创意教学、卓越学校评估体系等。(3)参观考察。培训期间我们陆续参观了所学校以及MIDS培训总部和华人教师总会等一些地方。

通过培训学习和参观考察,我们对新加坡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新加坡在教育上博采众长、不断创新以及精英教育有了特别深刻的影响。还有是对新加坡著名的卓越学校评估模式和校长、教师评估方式有了全面的了解

培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比较的过程,新加坡的教育有许多方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把这个思考比较的情况整理如下:

    1、分流教育。新加坡的精英式教育体现在分流教育体制,这个比较残酷的分流的教育体制从小学就开始了。在完成了一到四年级的基础教育后,每个学生都会按照成绩进行分班,相当于我们的快、普通班和特殊班。但是,并不是说最初的分班就会最终固定下来,每个学生在学期结束的时候都有机会进行一次重新的分配,如果学习努力、成绩优秀,可以跨越通道,进入更高一层级的班级学习。当然,如果成绩不理想,快速班的学生不想要升级,可能就要降低一个通道,进入普通班学习。快捷班在完成4年的中学学习后,就可以参加新加坡的高考,通过高级水准会考(A水准)则可以直接进入大学学习,而普通班的同学则需要在中学里读普通课程五年级才能进行剑桥普通水准(O水准)会考,进入理工学院或者工艺教育学院进行学习。工艺教育学院相当于中国的高职院校,直接培养技工类人才,以便大家在学成之后可以直接找到合适的工作。新加坡的教育体制,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不必执着于培养大学生,行行出状元,技术工人同样是社会的人才,这样就将每个人的能力、价值发挥到极致。

  不过此种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分流的作法,在2004年因不能适应社会形势而被废止,取而代之的是六年级的分流,所以现在新加坡,小升初的比较重要的一次会考。

 2注重课堂上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培训课上,我们通过观看一些课堂实录的视频,发现新加坡的教育比较注重课堂上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幼儿园课程里,关于图形认识的一堂课,老师先带领同学们认识了几种不同形状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然后每人发一张事先准备好表格,让孩子们将找到的形状填在表格里,看到一个划一条竖线,接下来老师便将孩子们分散在幼儿园的每一个地方,让他们自己观察,自己寻找,自己划线,如果幼儿园里缺乏某种图形,老们还会特意做一个安置在某个地方,等待孩子们来发现。新加坡在高中阶段开始实行资讯式教育,我们也曾在视频中看到每个学生手边都有一台电脑,上课时,老师和学生用电脑进行互动,学生知识的获得大多是靠自己动手操作电脑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