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师发展>>教育科研>> >> 正文

优秀教育叙事展示(3)

发表日期:2011/4/28 12:07:22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539位读者读过

 

小马是春天里的动物吗?

 

离开一线教师的岗位有好多年了,前不久一次系统先进评选,让我有机会再次站到幼儿园的课堂,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共同经历了一场别样而难忘的教学情感体验。

记得很清楚,316日下午临近下班,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一个电话告知,我“荣幸”中彩,被指定上大班语言课,仿编诗歌《春天里的秘密》,地点某区某幼儿园,上课时间318日。这意味着给我准备的时间只有二天不到,还得借地点借幼儿。幼儿园不同于中小学,没有统一的教学课程,多半实施的是园本教材,这又意味着我还得去了解对方幼儿园原诗歌的基本内容。接电话后的心情可用“喜忧参半”、“晴转阴”形容,顾不得过多思量,也来不及唏嘘叹谓,人即刻进入陀螺式的旋转中……

为这节课,我设计、制作了三段导入课件,第一段,展示葱郁、多彩的春天自然景象,为幼儿建构经验调动的支架;第二段,以象声词与诗句的结合,重点感知“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淅沥沥地流着”、“燕子在蔚蓝的天空叽哩哩地叫着”、“拖拉机轰隆隆嚷着”,为春天烘托出富有生机而闹趣的意境;第三段,用fulashi动画课件,完整呈现原诗歌的内容,便利幼儿直观感知诗歌的基本结构规律。提问设计,抓住核心关键,“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里还听到什么声音?”“朗诵诗歌发现了什么?”“谁能照诗歌的样子?把春天里其它的景物、小动物还有小昆虫编进去?”层层递进展开。为摸个底,上课前一天,我利用幼儿午休起床的时间,到另一所幼儿园做一个课堂调查:班中有多少小朋友知道春天有哪些花草树木开放?有哪些小动物、小昆虫出来游戏?原以为这是个很老套而简单的问题,没有想到,幼儿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预料。说春天的花草时,幼儿说有橘子花,我一愣,“橘子不是秋天的水果嘛”,一胖胖的幼儿高声说:“暖房里就有,我和我公公在公园看到的,种在盆子里的”。这是果还是花呀,我一时有点不确信了,立马转入下一个关于动物的提问。想象中,不外乎小鸡、小鸭、青蛙、燕子之类,结果,又有一个小朋友说到马,说“春天里有马”,这下我有了底气,立刻告诉幼儿,不对,春天的动物是指睡了一个冬天,天暖和以后才出来的。幼儿不服气,辩解道:“我属马,我妈妈就说我是春天生出来的马”,“马春天出来是要过河驮东西的”。我顿时无语,不知道怎样才能解释清楚此概念与彼概念的区别,也不确定就算解释了,幼儿是否从此就能相信,马与春天的确没有太大的关系。

当然,第二天的教学是如期进行了,课上得很顺利。但课后连续几天我却陷入深深的追问,假如正式上课那天,假如上课那天,孩子就是说了橘子花、小马,我会怎样对答?我就算理性地把橘子花、小马与春天的关系撇清楚、从认知概念上解释的天衣无缝,孩子眼里的春天就能靠拢我们约定认同的那个春天了吗?!孩子有孩子的认知世界,那份独有的想象与纯真美好,成人是无法理解、给予和替代的。我不知道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答与不答,就教学策略而言价值几许?依稀感觉到,当时的疑惑犹豫,至少没有强权裁定,破坏幼儿“我就是春天出生的小马”的那份情感指向和美好。

也许,正是这样的“不作为”,无意中成就了本节课的教育诗兴,给孩子们留下春天里无尽的遐想与大胆表现!!

 

修改建议:

这是叙事,但是,距离讲故事还有距离。因为这是让人“有所知”,不是让人“有所感”。

  如果,减少一些介绍,多一些描写,就好了。

  开端(准备上课)——发展(平等对话)——高潮(师生辩论)——结局(师生平手)——点睛(恰到好处)。也许这样像个故事了。

    刘永和所长  2009年4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