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履职活动4
发表日期:2020/9/25 17:21:28 出处:江宁区龙都初级中学 作者:张爱华 有1178位读者读过
龙都中学“青蓝工程”履职 9 月记录表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师 傅 | 姓 名 | 刘玉芸 | 职称 | 中高 |
学 科 | 道德与法治 | 年 龄 | 45 | |
徒 弟 | 姓 名 | 陈明仪 | 培养目标 | 学校骨干教师 |
学 科 | 道德与法治 | 年 龄 | 23 | |
| 日期 | 课题 | 听课(上课)反思 | |
师 傅 示 范 课 | 9.16 | 《走向共同富裕》 | 一、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厉害了,我的国》感受祖国发生的变化 想一想:对走向共同富裕,你有哪些认识? 总结:走向共同富裕,需要党的统一领导、政策的正确引导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二、学习新课 (一)改革进行时 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一)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播放视频:《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何谓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播放视频:《新常态的内涵》 得出结论: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二) 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要求。 探究与分享:P10 结合P10第一个“探究与分享”,试着梳理我国能源结构的变化。 思考并回答:请你从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说说,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三)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低。 播放视频:《中国的忧与喜》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谈谈这一措施的意义? 对策:我们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二)共享发展成果 什么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逐步实现的过程,是指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同时或同等富裕。 探究与分享:P12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你是如何看待“共享发展”的? 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探究与分享:P12 结合你的生活经历,与同学分享你和家人从中所体验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播放视频:《春天里的叮嘱与承诺》 三、小结:学生总结本节内容 四、检测练习: 1.为什么要深化全面改革,如何做? 2.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如何共享? 五、作业:预习下节内容 | |
徒 弟 研 究 课 | 9.23 | 《创新改变生活》 | 一、导入新课 1、展示材料:“智能家居” 2、思考:材料中的内容让你有哪些感受?“智能家居”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 3、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创新 (一)创新来源于生活 1.材料呈现:2018年2月7日,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赫山万源学校举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剥莲子的“锤莲籽套环”、多功能家用侍花器、环保扫把、简易乡村山泉来水管疏通器;雨天夜行不方便,在伞上装上LED灯,通过红外感应原理控制灯的照明;人工模拟雌黄脊竹蝗的声音,诱使雄蝗达到指定区域灭杀……让人印象深刻。 2.想一想: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哪里? 3.总结: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二)创新无处不在 1.活动:旧物改造矿泉水瓶。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体验创新乐趣。 3.总结:(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三)互联网改变世界 1.阅读教材第16页“探究与分享”,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2.总结: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 3.辩论:分成小组围绕“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有无关系”进行辩论。 4.归纳: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目标导学二:创新引擎 (一)呼唤创新 1.阅读教材第17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如何理解“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将成为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 3.归纳:(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二)创新发展 1.材料呈现:2018年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2017年,全社会R&D支出预计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为2.15%,超过欧盟15国2.1%的平均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 2.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3.共同总结: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三)改革创新 1.阅读教材第18-19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深圳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师生共同总结:(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往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 4.阅读教材第19页“拓展空间”。 5.作业布置:总结本课知识点。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创新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理解。知道了创新无处不在,人人都可以创新,创新发展和改革创新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 四、板书设计 一、创新改变生活 1、感受创新 生活处处有创新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获得成就感 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创新引擎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中国正走在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
| |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 书名 (刊名) | 读后随笔 | ||
《玫瑰与教育》 |
《玫瑰与教育》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在轻松的文笔中,渗透出窦老师的思想和智慧,给了我很多启发。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等;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 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一辑。作者从日常的教育细节和生活小事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与探究,并从中找出问题的所在,让人反思与警醒。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红花的背后》这篇文章,看完之后,感触颇深,本文主要讲了课堂上物质奖励的利与弊,很多时候,看起来有利的做法,却在无形当中把对学生的伤害从皮肤深入到心脏。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表扬,会对一些孩子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没想到一朵奖励的红花,会让一些孩子蒙上难以磨来的阴影;没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评比,会在一些学生心中种下刻骨铭心的痛苦。这篇文章对于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肯定会感触颇深,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仅仅以竞技的原则发放小红花,或者说不可以将竞技的奖惩原则过早地引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去。小红花固然可以是对优秀者的奖励,同时也该是对那些暂时落后或者不积极学生的鼓舞。更深入地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灵魂无论其智力高下,都应得到尊重、等到温暖的照耀,从而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生长出鲜艳的花朵而不是阴暗角落里的毒蘑菇。“用快乐的心灵启迪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 对比这篇文章,是否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来一个深深的反思呢? 书中写道“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应成为我们为师者的座右铭。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她与书为友,“三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她说:“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就像女人护理自己容颜一样,珍贵的文字饮食,修缮了灵魂,使心灵日益变得强壮,不再缺钙、不再孤独、软弱。”所以,她像一只书虫如饥似渴地徜徉在书海中,文学书、专业书她都看,音乐、舞蹈、唱歌、打扮,她都热衷,她活得丰富、活泼,阳光,女人味十足。这正是我所缺的。生活、教学,她懂得幸福就是不停地思考,且行且思,且行且歌。她一路走来,一路书写,一路成长。 《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里精彩的文章太多太多,就如作者自己的网名为“玫瑰”一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本书让我深深懂得了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要以情动人,以自己的火点燃学生,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 最后我想引用窦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尾: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们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因而,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是我精神的呼吸。然而读书需要凝神静气、沉思默想、反观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