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履职活动一
发表日期:2020/9/18 17:48:57 出处:江宁区龙都初级中学 作者:张爱华 有1077位读者读过
龙都中学“青蓝工程”履职 9 月记录表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师 傅 | 姓 名 | 谢德宝 | 职称 | 中一 |
学 科 | 数学 | 年 龄 | 44 | |
徒 弟 | 姓 名 | 郑凌霞 | 培养目标 | 区优青 |
学 科 | 数学 | 年 龄 | 25 | |
日期 | 课题 | 听课(上课)反思 | ||
师 傅 示 范 课 | 9.16 | 有理数的乘方 |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1课时 乘方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底数、指数和幂三个概念,并能进行求幂的运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并引导学生回答:在小学里我们学过一个数的平方和立方是如何定义的?怎样表示? a·a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a的2次方),即a2=a·a;a·a·a记作a3,读作a的立方(或a的3次方),即a3=a·a·a.(分别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与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 (多媒体演示细胞分裂过程)某种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5小时,这种细胞由1个分裂成多少个? 1个细胞30分钟分裂成2个,1个小时后分裂成2×2个,1.5小时后分裂成2×2×2个,…,5小时后要分裂10次,分裂成个,为了简便可将记作210.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 说明:(1)举例94来说明概念及读法. (2)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通常省略指数1不写. (3)因为an就是n个a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4)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1)(-4)3;(2)(-2)4;(3)-24. 点拨:(1)计算时仍然是要先确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 (2)注意(-2)4与-24的区别.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得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例2】计算: (1)()3; (2)(-)3; (3)(-)4; (4)-; (5)-22×(-3)2; (6)-22+(-3)2.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引导学生作知识小结: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运用有理数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熟知底数、指数和幂三个基本概念. 2.教师扩展:有理数的乘方就是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可以运用有理数乘方法则进行符号的确定和幂的求值. 乘方的含义:(1)表示一种运算;(2)表示运算的结果.乘方的读法:(1)当an表示运算时,读作a的n次方;(2)当an表示运算结果时,读作a的n次幂. 乘方的符号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零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零;(3)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奇次幂是负数.注意(-a)n与-an及()n与的区别和联系. (五)课堂跟踪反馈 1.课本P42练习第1、2题. 2.补充练习 (1)在(-2)6中,指数为 ,底数为 . (2)在-26中,指数为 ,底数为 . (3)若a2=16,则a= . (4)平方等于本身的数是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是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方得9的数是3 B.平方得-9的数是-3 C.一个数的平方只能是正数 D.一个数的平方不能是负数 (6)下列各组数中,不相等的是( ) A.(-3)2与-32 B.(-3)2与32 C.(-2)3与-23 D.|2|3与|-23| (7)下列各式中计算不正确的是( ) A.(-1)2003=-1 B.-12002=1 C.(-1)2n=1(n为正整数) D.(-1)2n+1=-1(n为正整数) (8)下列各数表示正数的是( ) A.|a+1| B.(a-1)2 C.-(-a) D.|| | |
徒 弟 研 究 课 | 9.18 |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第2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 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并在运算过程中合理使用运算律. 教学重点: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例1】计算: (1)(-2)3+(-3)×[(-4)2+2]-(-3)2÷(-2); (2)1-×[3×(-)2-(-1)4]+÷(-)3. 强调: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运算,在每一步运算中,仍然是要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确定结果的绝对值. 【例2】观察下面三行数: -2,4,-8,16,-32,64,…;① 0,6,-6,18,-30,66,…;② -1,2,-4,8,-16,32,….③ (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 (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 (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例3】已知a=-,b=4,求()2--(ab)3+a3b的值. 二、课堂练习 1.计算: (1)|-|2+(-1)101-×(0.5-)÷; (2)1÷(1)×(-)÷(-12); (3)(-2)3+3×(-1)2-(-1)4; (4)[2-(-)3]-(-)+(-)×(-1)2; (5)5÷[-(2-2)]×6. 2.若|x+2|+(y-3)2=0,求的值. 3.已知A=a+a2+a3+…+a2004,若a=1,则A等于多少?若a=-1,则A等于多少? 三、课时小结 1.注意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要熟练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 2.在运算中要注意像-72与(-7)2等这类式子的区别. | |
师徒 共读 书籍 杂志 记载 | 书名 (刊名) | 读后随笔 | ||
《做一个老练的新班主任 》 | 《做一个老练的新班主任》这本书对于我们新上岗的班主任而言,是非常有用的。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教我们如何专业地做班主任,比如:顺利接好一个新班,怎样合理安排座位和卫生值日,还有怎样制定有效的班规等;此外,这本书还教我们如何做一个老练的班主任,比如:怎样炼成好的班干部,怎样培养班级良好的班风,怎样与学生,家长,科任老师或者学校其他层面之间的沟通等;在书的下篇,更是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比如:如何找准定位,专业的成长,做好职业规划,更快的成长等多方面的去提升自己。 在《做一个老练的新班主任》这本书中,怎样沟通效果最好让我深有感触。作为从高中,大学一路学习过来的理科生,沟通常常成为我最头疼的事情。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又是一张人际网,班主任常常处于这张网上枢纽地位的一个结,所以这本书正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教我如何保证网络的通畅。首先在平衡各种关系时,要做到全局在胸,凝成合力,要知道不管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或是学生,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或者说大家的期许都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教育能够最大的发挥它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就是要集结这一切的力量,让大家的力往一处使。 再者我们知道其实班主任真正要做到的沟通还是与学生的沟通,而当我们面临上岗一个班的新班主任时,我们要与这些陌生的学生沟通,这本书也教我们如何与他们沟通起来“走捷径”呢,首先要知道与他们沟通我们得先了解他们的信息,比如姓名,性格,健康情况,成绩通知单,以往的学习以及处事习惯等,除了学生的信息需要了解,同时也应该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如男女比例,总人数等。当然,在了解了信息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先入为主的对学生有了“定位”,真实的情况还需要班主任在后继的接触中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从而全面掌握学生的材料。 读了《做一个老练的新班主任》这本书,就如如沐春风,让我这样的一个“手忙脚乱”的新班主任知道在遇到各种问题时应该怎样面对和解决,虽然这些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但这些理论是经过多少前辈的经验所总结出来的,可以让我少走很多弯路。真正的学习正是应该将这本书上的知识进行实践,并且要应用的游刃有余,所以我还需多加学习,从实践中总结出经验与书上学习到的才是最终的属于我自己的成果。这本书让我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借鉴,让我对工作充满了信心,不再迷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