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师发展>>教育科研>> >> 正文

花开有声,成长有痕

发表日期:2019/10/30 19:39:46 出处:江宁区龙都初级中学 作者:张爱华 有1698位读者读过

花开有声成长有痕

        —— 一次作文教学引起的思考

周小花

【案例背景】

写这个案例缘于一个学生和一次作文课中她写的一篇作文。她叫肖雪,乖巧而文静,终日难得听到她的一句话。她神情忧郁、冷漠,脸色阴沉,很少听到她的笑声。和许多农村孩子一样,她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能及时打开他们的心结,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很可能就会沦为“后进生”。如何才能点亮他们心中那盏尘封已久的心灯?一次作文课让我倾听到花开的声音,发现了她成长的痕迹,逐步找到了引导他们走出困境的途径。

【案例描述】

完成了初三的教学,回头教初一,我自然感到非常轻松。可是接班不久,却发现班上有个叫肖雪(化名)的学生与同龄人相比,显得异常忧郁孤独,很少见她与同学交往,很少听到她的话语,很难见到她的笑容,她喜欢呆坐在座位上,脸色阴沉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与之交谈,也大多沉默不语,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开始对她关注起来。

那是一节作文教学课,我布置学生写一篇刻画亲情的作文。当我在黑板上写下题目:我的爸爸(妈妈)时,教室里一片哗然,同学们都喜笑颜开。我知道:与以往每届学生一样,他们已写了N遍这样的作文。于是,我环顾四周,一言不发,学生们很快发现了我的异常,教室里一下子安静起来。这时,我开始布置作文要求:老师知道大家一定写过这样的作文,不过今天老师不要大家当堂完成,老师给大家一周时间去仔细观察一下你的爸爸、妈妈,去看看他们的手、他们的脸与儿时你见到的有什么不同;去为你的爸爸、妈妈洗一次脚,看看有什么发现;去观察一下爸爸、妈妈的饮食和衣着,听一听他们的谈话,也许你就会有新的感受,就会写出与以往内容不同的作文来,一周后的作文课,我们先交流,后作文。同学间又开始了窃窃私语,这时,我注意到肖雪,她显得局促不安,眼睛四处张望,神情非常焦虑。下课后,我把她叫到了办公室,问她原因。她说不想写,爸妈不爱她,她也不爱他们。我问她为什么这么说,她不再回答,只是低头看着自己的脚,眼里流出了泪水。我知道谈话暂时陷入了僵局,看来我得从侧面去了解她了,决定抽时间去她家家访。

经过家访,我了解到:肖雪很小时,父母就外出打工挣钱,一年中只是在春节期间才回来一次,肖雪从小就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当我把肖雪忧郁的状况告诉她的爷爷奶奶时,他们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呢?我们对她可是百依百顺啊!她爸爸妈妈在外打工虽说挣钱不容易,可每次春节回来都会给她带许多礼物,每次回来都会给她很多零用钱啊!她吃的穿的哪一样不比村里其他孩子强?这孩子也真是,本来一至三年级学习还非常好,每年都能得到三好生,可是四年级以后这成绩就一日不如一日了,人也变得不爱讲话了,经常躲在房间里不理人,我们很着急,也经常教育她,可是……”。看着两位老人那焦急的神态,我心中已明白了八九分,肖雪他们这些孩子所缺的也许就是……为了证实我的猜测,我决定对我的那节作文课进行调整。

那节作文课,我先让同学们交流一周的观察心得,大家发言都很踊跃,说的也很有感情,甚至有的同学都流出了眼泪。我注意到肖雪在认真地听着,脸色阴沉,手不时地摆弄着圆珠笔。我知道她已很长时间没见到爸爸、妈妈了。于是我在小结时说:“这一周大部分同学们观察都很仔细,都领悟到了父母的不易,对爸爸、妈妈有了新的认识。不过,我们有的同学的父母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情况,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却离开了孩子,漂泊在外,四处打工挣钱。他们虽然不在家,但他们依然时刻挂念着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此时此刻我想大家有很多话要同我们的父母说,老师今天想改一下作文题,大家看行不行。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这样的题目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同学们都说好。那堂作文课很顺畅,作文也很快收上来了,绝大多数同学写的都很好。我特别留意肖雪的作文,她在文中写道:妈妈:从小到大,我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生活在你们身边,希望每天放学在接送学生的家长人群中能看到你们的身影,可是每次都是失望,我好孤单好寂寞。还记得我三年级时过十岁生日的事吗?记得在此之前你们就说过,等我过十岁时,你们一定会来学校接我,陪我过这个生日,并且从此就不再出远门了。我好高兴好开心。到了那天,我一大早就告诉同学,今天我爸爸妈妈会来接我,为我庆祝生日,可是那天放学后,我在人群中左顾右盼,依然没有发现你们的身影,看到的还是在校门边等待的奶奶。我气急了,丢下在身后呼喊的奶奶,独自一人飞奔而去。

你们也曾说过,要我听爷爷奶奶的话,要我好好学习,说只要我学习好,你们就会早点回来陪我读书,我信以为真,于是我发愤学习,从一年级起,每学期我都能得到“三好生”,可是,每次你们都以工作忙,多挣钱才能改善家里生活等理由来推托。我于是泄气了,松懈了,成绩也退步了,你们很着急,可我很坦然,因为我觉得我是多余的……

看完肖雪的作文,我的心为之一震:是的,孩子有时所需求的不一定是物质上的满足,也许只是情感上的抚慰。沉思良久,我写下这样的评语:肖雪,你的作文写得语句流畅,有真情实感,让老师了解了你的心声。不过有时生活并不一定如我们所愿,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责任,爸爸妈妈要挑起照顾长辈、教育子女的重任他们起早贪黑辛勤劳动就是为了为你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父母虽然与你暂时分开,可他们是时刻牵挂你的,你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相信你会理解他们的,振作起来,好吗?有机会把这篇文章读给爸爸妈妈听听,相信爸爸妈妈也会有所改变的。

明白了肖雪的心结所在,下阶段在教学中我注重加强“肖雪”这样的孩子进行教育引导,用爱去点亮他们的心灯,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案:(1)密切师生间的交流,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作用。结合一些优秀课文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自主自强自立意识;通过周记了解其心声,及时帮助其排忧解难;播放一些城市打工者的视频,让孩子们去体会做父母的不易,去倾听“父母们”的心声。(2)密切家校间的交流,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流,汇报孩子在校的表现及其想法,希望家长学会倾听,学会多与孩子交流,做孩子成长路上合格的引路人。3)发挥同学的作用,有意识的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有意识的指定一些思想积极向上,性格开朗活泼的同学和肖雪他们结成对子,共同学习,共同活动,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乐趣,从自我的小天地中走出来。(4)开展关于爱的形式的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爱的方式的多样性,引导他们学会感恩,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肖雪的性格有所改变,成绩也有所提高。她的心结慢慢解开了,心中那盏尘封已久心灯终于被点燃了。看到肖雪的进步,我终于长长的松了口气。

【案例反思】

1、学会倾听,关注每一位学生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如果我们细加体会,就不难发现,其中隐含着两层含义:即首先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其次,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其与其他学生一同进步。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学会倾听,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主动去接近学生,关爱学生。肖雪作为农村中学中广大留守儿童中的一员,她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教师不关注她们,不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她们也许就会沦为后进生,也许会变得自私、冷漠而缺乏爱心。肖雪的改变提醒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用爱心和耐心去帮助留守学生克服思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引导他们走出自我的天地

  1.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除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引领,尤其是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平台,注重通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写作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成长的足迹。肖雪的作文写出了她的心里话,让我从中发现了她的成长轨迹,知道了她的症结所在。这样,就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 关注生活,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本次作文课,如果我不加引导就让同学去写我的爸爸(妈妈),那么学生所写的作文跟小学时所写就会没什么区别,不外乎生病爸爸(妈妈)送我去医院、下雨天给我送伞之类的内容。我不要求孩子急于动笔,而是给他们一周时间去观察,去感悟,这实则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用眼睛捕捉家庭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瞬间,学会用手中的笔具体描写感受最深的画面,展示人间真情。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那么他的写作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那么,就让我们伸出双手用心浇灌,关注其成长的痕迹;俯下身子去静候每一朵花绽放,聆听其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