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德育管理>>组织管理>> >> 正文

做劳动主人,创幸福生活

发表日期:2017/8/30 11:16:44 出处:江宁区龙都初级中学 作者:程顺平 有754位读者读过

做劳动主人,创幸福生活

——江宁区龙都中学“劳而获、创而活”班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建设理念

经过多年的发展,龙都中学逐渐凝练出了“劳而获,创而活”的办学理念。在江宁区首批特色学校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全区唯一的劳技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现有10多亩综合实践基地,被中科院南京中山植物园确立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199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1999年、2000年学校分别被评为南京市和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在12届至16届全国“金钥匙”科技竞赛中,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2008年被评为南京市科技星光基地。

劳而获,创而活”作为办学理念和追求,其“劳” 字并不只是单指劳动,是广义的,指涵盖一切促进学生能力的各项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鲜活的人才,使学生思想品质上有获,文化知识上有获,创新能力上有获,实践能力上有获,劳而获德,劳而获知,劳而获健,劳而获美,劳而获能。使学生“劳”而有“获”,使学校的教育“劳”而有“获”。“创而活”的“创”是创造、创新之意,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活”是激活、活力之意,旨在塑造学生阳光、自信和对未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个性品质。创而生思,创而生情,创而生慧,使师生充满活力,使学校充满生机。“劳而获,创而活”课程是以“培养现实中的成功者”为追求目标。

以“劳而获,创而活”办学理念为指导的班会校本德育课程,以美育和劳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与追求,使他们一生朝气蓬勃地学习、劳动和工作,善于在劳动生活中发现美、表达美和创造美,把我们的社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二、课程建设背景

(一)基于国家加强劳动教育的需要

习近平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劳动光荣是永恒的主题,不劳而获是可耻的,这在古今中外都是人们认可的道理。”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83日下发《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提出用3年至5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意见》还要求有效发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等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

(二)基于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在“劳而获,创而活”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校班会校本课程以劳技教育为抓手,以劳技课程为突破口,通过劳动基地的种植、养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以项目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经济素养、信息素养、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创业意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校特色与班级特色,校园文化与班级文化相结合,稳步推进校本德育课程建设,做到学校班集体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校本班会课程建设有方向,有内容,有内涵,有传承,各具特色。春有牡丹,夏有荷花,秋有菊花,冬有水仙,四季有花,这已成为我校劳动基地的特色,在我校的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通过充分挖掘花的文化,花的素养,花的精神品质,借花育人,打造具有特色的校本班会课程。

三、课程建设目标

劳而获,创而活”是龙都中学的教育追求。有什么样的教育追求,就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就应该构建什么样的课程。因此,本着龙都中学的历史与现实状况,我们的校本班会课程理念就是“劳而获,创而活”,努力实现“让学校生活更加美好,让每一个生命更加精彩!”的价值追求。具体目标如下:

1.培养核心价值

校本课程理应承担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升的责任。结合我校的劳技教育特色为学生创造各种活动、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其中积累经验,得到锻炼,形成主流价值观。

2.丰富学生生活

劳动是最美的生活。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学校、家庭、社会的一切劳动生活之中,丰富学生的劳动生活,让学生能时时体验劳动的快乐,处处充满劳动的喜悦。

3.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兴趣消失殆尽。现今的学校生活,学生在多方的挤压下,已经缺失了玩乐、闲暇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就是要通过劳技教育,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好奇心,满足学生对劳动的探究愿望。

4.促进教师成长

新课程倡导“师生共同成长”。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学校总体育人目标,结合个人的专业,结合学生的身心年龄特点,创造性地实施有价值的课程,拓宽专业外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龙都中学校本德育课程实施框架

年级

学期

价值取向

德育实施目标

主题活动

初一年级

上学期

礼节

1、养成讲文明,懂礼貌习惯。

2、课堂不随意讲话,课间不打闹。

3、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4、学会生活自理,学习独立,具有辨别是非抵制不良影响。

1、初一新生入学培训

2、中学生行为规范学习

3、龙都中学一日常规考试。

4、我是龙中人演讲比赛

5、初一退队活动

6、初一观花活动

自控

下学期

习惯

自立

初二年级

上学期

守信

1、树立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

2、懂得感恩,关爱身边的人。

3、形成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

4、较强个人、家庭、社会责任感。

 

1、主题班会做个守信的人。

2、博爱校园行活动

3、资助贫困地区活动

4、青春仪式

5、青春期早恋教育

6、挖掘班花文化

感恩

下学期

自信

责任

初三年级

上学期

抱负

1、具有明确学习目的,立志成才意愿。

2、有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

3、有勤学好问独立思考肯于钻研的品质。

4、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1、学生理想树立活动。

2、三自教育。

3、学困生帮扶活动。

4龙中金银铜花评比。

5毕业典礼。

6、具有班花品质一样的人

自强

下学期

励学

人生观

五、课程组织实施

1.组织领导

成立校本德育课程建设小组,具体组织分工由德育处和教务处负责。

组  长:黄宝霖

副组长:陶洪才   周国云

成  员:德育处成员  教务处成员  指导教师

2.实施措施

(1)社会实践课程社区劳动为必修课,每学期一次,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与劳动习惯;参观学习为必修课,每学期一次,是让了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2) “看一看”。到综合实践基地去观察,花卉苗木色、香、形态,周期等,让青少年感受大自然的美,抒发学生的情怀。

(3)“玩一玩”。青少年的天性喜欢玩耍,在玩耍中得以熏陶和成长。艺术类、体育类班会课程要注重通过“玩一玩”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生活。

(4)“教一教”。在平菇种植、菊花扦插、水仙养殖等社团内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学生间主动去传授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3. 校本班会课程课时安排

⑴每周安排一课时。结合主题对学生进行授课或者活动教育。

⑵每月以年级部为单位,进行课程实施过程中得与失的研讨,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4. 课程具体实施指导意见详见龙都中学“劳而获﹒创而活”校本班会课程实施框架表。

六、课程评价

学校成立“劳而获,创而活”班会课程化研究团队。该团队由校长室直接领导,在班会课程构建、课程管理与评价等有关学校课程教材改革方面进行研究,在课程教学运作上进行调研,并且配合德育处、教务处进行课程教学管理与督导。

在课程管理与督导环节做到:每学期每个班主任都有班会校本课程申报,每个申报都要有研究团队的评估,每个评估都要有对申报班主任的反馈,每个立项班会课程都有课程实施的计划,每个立项班会课程的教学都有研究团队的跟踪指导。

“劳而获,创而活”班会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惠及学生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建设一批优质班会校本课程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批教师快速成长的过程。为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增强对班会校本课程理念的准确认识,学校将对班会校本课程建设作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并在教师评优、晋级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江宁区龙都初级中学

                             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