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师发展>>教育科研>> >> 正文

理想课堂的42个问题与对策之问题38 怎样才能使课堂讨论引发质疑、争论和评判?

发表日期:2011/10/27 10:28:41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577位读者读过

问题38 怎样才能使课堂讨论引发质疑、争论和评判?

              鼓励学生敢于挑战

              注重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运用恰当的评价激励

              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鼓励学生敢于挑战

在发言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大胆说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做法。教师要避免任何条件下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教材内容或教参中预定的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地求索,不断地创新。解同样的一个题,学生会有不同的解法,甚至在步骤上也会产生分歧。因此对有些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可以先由学生来发表自己的评价。同样是上面这个问题,如果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过早作出自己的评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每一位学生在选择时都会给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在其中穿针引线,组织学生自己评价,或赞同或反对,赞同者提供佐证,反对者举出理由,学生自然会进行比较甄别,让他们自己通过对比感受各种方法及步骤,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也不同,你认为最好的不一定就是他认为最好的,不要用自己的思维控制学生,否则,时间久了,学生就不敢再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了,他会觉得发不发表无所谓,反正老师会给出最佳答案。当然,老师给予适当点拨和建议是必要的。

【案例】

                         都是施力物体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因此只要有力产生,就一定有一个施力物体,同时有一个受力物体。分不清哪是施力物体,哪是受力物体就成了初学者常常出错的地方,在完成自学及小组互助落实后,教师检浏:

师:我用手掌拍桌子,给桌子一个力,问: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 

1:手是施力物体,桌子是受力物体。答案正确,本来这个问题到此可以结束了,没想到结束不了。

2:我认为手和桌子都是施力物体,也都是受力物体。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开始嚷嚷,有的.氛头,有的摇头,一时莫衷一是。

2:(不紧不慢地继续说)我们都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手拍桌子给桌子一个力的同时,桌子也反过来给手一个力,因此,手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桌子也同样。

有部分同学似乎被说服了。这里正是学生们容易混淆的地方,机不可失赶紧抓住。

师:请同学们都想想,两位同学似乎都说得有道理,到底该如何回答这类问题?再听一遮我的问题:我用手掌拍桌子,给桌子一个力,问: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

学生们又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可不一会就静下来。

3:前面两位同学都说得有道理,特别是生2同学真正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关系弄明白了,但针对老师的问题回答,还是生1同学回答准确。

看到同学们都赞许地点头,我也就放心了。于是肯定了同学们敢于质疑,能够多方面考虑闷题的好品质,同时提醒:全面理解问题很好,回答问题还要特别注意针对性。

注重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需要或者说主要靠后天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为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赞赏奇异思想,允许出错,给学生创造广阔的驰骋空间。学生主动探究事物的过程与人类一般认知过程一样,会犯错误、会经受失败。怕犯错误、担心指责是学生积极认识的心理障碍。教师面对这种现象,要及时鼓励敢问的学生,为他们壮,以坚定学生探究的信心。要有意识地创设提问情境,激发学生乐问的探究热情,让学生能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充满,创新能力才能水到渠成,呼之欲出。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十分注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而要让学生有疑可质、有难可问,那就要在设计提纲时下功夫,要在提纲中设置必要的小障碍、小陷阱(易错题),让学生在自学中产生疑问,在小组交流中产生分歧,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想不参与都难,因为有问题解决不了他会堵得慌,只有提出问题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通过争论后获取了正确答案他才会心安。再者,老师也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在自学合作中好奇心强的同学会提前问老师,此老师一定要把握好,该讲不该讲、该讲多少、该给几个人讲要拿捏准。把握不好,问一个讲一个,讲得明明白白,就限制了学生们思维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们的讨论和争论。而通过争论获得的知识  应该记忆更深刻。一般采取的方式是给提问题的同学一点儿提示、点拨,而且是从不  同角度给予提示,然后让他们再自己回去思考,这样,既不会影响下节课的讨论,又会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引出争论甚至是一题多解。课堂本来就是孩子们的,作为他们学  习的引导者和顾问,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推动和激励其学习,才能为其孕育创造的火花设好温床。

    【案例】

在讲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节时,我发现学生对同类二次根式的理解不够透彻,于是在课堂讨论课上,学生对同类二次根式的有关内容进行发言后,我添加了一道这样的问题:

下列根式中与同类二次根式的有哪些?

在我写出第一个式子时,我发现学生有争议,当时我想,还有好几个式子要比较,来不及一个一个地讨论。我就继续写,但每写一个我都顿一顿。当我全部写完时,班内已是一片争议之声。就着他们的热情,我让他们对这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各小组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大致在同类二次根式的问题上存在了争议,这时我看到他们对自己的见解都深信不疑,我就让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小组的见解,然后又让各小组再次对照定义讨论这两种见解是否正确。渐渐地,班内不自觉地响起了一片惊奇之声。原来是这样,原先持错误见解的小组第一个走到了讲台上,大方地谈起他们是怎样走入误区得出错误结论的,并提示大家以后在判断哪些是同类二次根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节课以后,我发现很长时间后学生对于这个问题都记忆扰新。这让我对此不由自主地进行了反思。

学生之所以对这一问题印象深刻,是由于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深刻,并且这个顿悟的过程全是由他们自己来完成的。学生投入了大黄的主动思维,他们学会了比较、分析、批判性思维。小组活动,不是单纯的告知与被告知,而是经过独立思考后进行的思维的交流与碰撞,最终达成共识。学生亲身经历判别的过程,其理解与印象才会如此深刻。

所以不舫在合适的时候把判断的权利留给学生,帮他们插上思维的翅膀,让他们自由地飞翔,也许他们会飞得更高更远。

运用恰当的评价激励

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作为教师对有差异的学生应当给予不同的鼓励:一要赞誉鞭策优秀生;二要肯定、鼓励中等生,三要宽容激励后进生。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信任、激励会化作一种力量,激励人自省、自律、自强。因此,教学中,可以运用语言评价和非语言式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1.语言评价

语言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两种。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是评价方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当众口头评价。

课堂上常进行的鼓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再试试你真棒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说得太好了,我怎么没想到呢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你真行”……鼓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用这些带有丰富情感的语言,鼓励评价学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其自由和谐地发展。

2.非语言式评价

在重视语言性评价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非语言式评价。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将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是一种被评价者最容易接受的评价形式,它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上课时,一名同学回答问题完整而且声音洪亮,向他微笑,给予肯定;一名同学帮助学困生,摸摸他的头,给予鼓励;一名同学胆小,说话断断续续,向她投以肯定的目光,表示相信你能行……不要吝惜这小小的举动,不要吝惜你真诚的评价,它会拉近你和学生的关系,便于更好地教学。

         

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带着更多问题,而非更多答案去学习。理想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问题走出课堂。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在学生自学过程中产生了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展开,即教学以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启发,促使学生自主解决原有问题,并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设计那些有助于学生深人理解的新鲜问题,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兴趣,使他们思维的火花进一步燃烧、扩展。我们应努力做到: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全程提问;允许学生提出你不需要的问题(真问题,不设问题圈套);允许课堂上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真的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提真问题;真的让学生解决问题,真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问、会问,进而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围绕解决问题展开而不是围绕教师的讲解展开的课堂,学生才能带着更多问题走出课堂去进一步学习、探究,而不是下课立即停止学习。我们的教学再也不能满足于当下课前教师问一句还有没有问题时,得到同学们一句没有了的回答。没有问题了还怎么让学习自然延伸?没有问题了还怎么进一步去探究?没有问题了怎么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怎么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另外,新教材的每一章节常设有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议一议听一听问题观察分析探索概括阅读材料课题学习等栏目,这是实验教材的一大特色,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这些新栏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增长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新问题离课堂,促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用中学。因此,对于这些栏目应当高度重视,切实组织学生参与完成,不能图省事由教师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任自由,让学生自行处理、草草了事。你要相信学生,学生就会回报你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