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的42个问题与对策之问题36 课堂讨论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发表日期:2011/10/27 10:26:27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934位读者读过
问题36 课堂讨论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为发言而发言,不会倾听
不知如何参与课堂讨论
容易出现由“学生讲”代替“教师讲”的现象
课堂讨论环节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也是学生们展示才华、彰显个性的大好机会,但课堂讨论中常常出现下面的问题。
为发言而发言,不会倾听
课改初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课堂讨论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很多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他们认为自己说完便万事大吉,也不考虑别人的评价,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能否“展示”自我。所以,他们往往自己发言时便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当别的同学发言时,便叹息遗憾,似乎精力都在谁在展示上,至于别人说什么,做什么,怎样说或做,他们关心不够。而我们老师在评价课堂教学时,也常常作出“这堂课很活跃,学生表现很出色,学生发言很积极”等评价,却很少去注意学生有没有耐心倾听彼此的回答,有没有对同学的回答作出评判、分析、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养成在课堂上不倾听、不思考、不将别人的正确观点为己所用的坏习惯,而这种浮躁的学风不仅严重影响学习的扎实程度,更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学习习惯的养成。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老师要随时向学生强调:听和说同样重要,倾听也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听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更能弄懂别人要表达的意思,吸取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充实自我。因此,说要大胆,听要专心。同时,老师可向同学表明: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学生,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学生。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那就更好了。学生在明确要求之后,一般都能等待别人把话说完并努力去思考,理解同学的发言,即使同学回答有错,在老师的提醒下,学生也会“耐心”等待。
其次,课堂上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吐,教师都要专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偶尔可作提示,但不可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也应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寻找学生发言的闪光点。这样,教师的榜样示范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听别人发言,首先要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内容,其次才是指正、补充等。
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坚持要求明确,坚持榜样示范,课堂上学生的倾听意识就会在其间慢慢流淌。
不知如何参与课堂讨论
初期,学生课堂讨论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上台将题目读一遍就完事儿了,而且背对同学,声小如蚊蝇哼哼等。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的引导,要对参与课堂讨论的同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对应注意的问题要多次的、不厌其烦地进行强调,直到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止。
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1.声音要清晰洪亮,站立姿势和方位要适当,不能挡住下面同学的视线,同时要面对同学。
2.以平等、平和的心态,简洁生动的语言及板书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这样有利于节省大家的时间。
3.课堂讨论过程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过程。因此要让学生树立
“谁争得了机会,谁就抓住了自我提高的机会”的意识,当多人同时站起时,要教学生学会礼让—让基础较差的同学优先发言。
4.课堂讨论开始时,下面的开场白及方式,有利于下面听讲的同学“听有目标”:
如:我们小组展示的某某题,该题的主要内容是……(要有所侧重,提取出题目的关键信息)
我们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或我们得出的答案是……或我们认为…… 总之,作为中学生,讲述问题要有头有尾。
5.发言人向大家汇报自己组内的学习成果,不能再频频向其他学生抛出问题,以提高课堂效率。
6.发言过程中要注意运用规范的语言,注意不是读解题过程而是说明解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规律、应注意的问题、前后知识的联系、收获感悟等,进行反思性学习;注意要为掌握学习方法而做题而不是为做题而做题,不能就题论题。
7.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提醒下面的同学倾听、笔记,只有在此基础上才会更好地补充、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中丰富自己,弥补独立自学和小组交流过程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
8.发言完毕,以下结束语是恰当且有礼貌的:“我们组汇报完了,请同学们给我们补充”,或“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或补充”。
9.课堂讨论重在讨论,要激励同学们围绕发言展开质疑、补充、辩论和完善。
10.“一帮一”要落实在每个学习环节。“一帮一”对双方来说都是提升、发展的好机会,对基础好的同学来说是整理、是规范、是优秀品质的锤炼;对基础稍差的同学来说是帮助、是学习、是感恩、是奋进、是不甘落后,在两种思想的交锋、碰撞、互补的过程中实现“双赢”。
总之,是要创造一个全员参与交流的氛围,要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而不至于游离于学习之外。
容易出现由“学生讲”代替“教师讲”的现象
课堂讨论特别注意不能由“学生讲”代替“教师讲”。在实验初期,优生发言多,其他学生发言少是不可避免的,这如同我们国家改革初期要求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道理是一样的,没有这批先“富”起来的优势学生,我们无法实施我们的课堂改革计划,先“富”起来的这批优势学生,他们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领导能力,侃侃而谈、落落大方的品质等简直不亚
改革初期,我们就警惕着这类事情的发生,不厌其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