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生饮食保健
发表日期:2014/6/13 8:43:46 出处:本站 作者:张燕 有860位读者读过
考生饮食五忌
要准备中考了,家长当然也不能闲着,忙着张罗各种好吃的为孩子做好后勤保障。虽然家长这种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要注意不能陷入考试饮食的误区。为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大家,考生饮食方面应注意五忌:
一忌饮食不足
长时间备考加之神经紧张、情绪激亢,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营养作后盾,势必影响临场发挥,导致考生半途晕场及考后大病。因此,对于那些厌食的考生,切不可听之任之。一定要让他们全面地吸收营养。
二忌暴饮暴食
饮食过量,血液会过多地集中在胃肠等消化器官,大脑所需要的营养及氧气供给不足,使人感到头昏、乏力和困倦,特别是贫血的考生,最易晕倒考场。尤其是午餐,如果中午吃得过饱,人体因为饭后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容易困倦,对下午的考试相当不利。
三忌营养失调
中考期间,尤其要注意合理的营养配比。在保证营养平衡的前提下,要相应地限制主食的用量,适当增加高蛋白、高磷脂、高维生素食品。有的家长在中考阶段总是给孩子吃些平时不常吃的比较贵的食物,实际上没有必要。只要保持平时的一些基本摄入量,保证原料比平时新鲜就可以。
四忌饮食不洁
饮食不洁容易造成身体肠胃疾病,若在平时请个病假,休息几天就可以恢复,但在考试期间,错过了留下的只是遗憾。所以,此时千万马虎不得,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以保证身体健康。
五忌菜肴乏味
质量低劣、口味单调的菜点,会使胃口欠佳的考生更加厌食。为了供给足量的营养,必须在菜肴的色、香、味、形上下些功夫,以增强食欲。所以,现在才是真正发挥妈妈们聪明才智的时候,赶紧拿出您的拿手绝活吧,精心准备,让您的孩子胃口大开,多多摄取营养。
此外,也不可吃太多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否则容易引起大脑血液供应不足。
随着考生们备考工作进入冲刺阶段,家长们的饮食调配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如何为孩子们把好最后一关?专家指出,保持膳食平衡再加以合理的休息是保证考生身体健康的规则。
规则一:食物酸碱性恰当搭配
一般来说,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呈碱性,当用脑过度或体力消耗大时,血液则呈酸性,所以,若长期偏好吃酸性食物,会使血液酸性化,大脑和神经功能就易退化,引起记忆力减退。含磷、氯、硫的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如大米、面粉、鱼、肉、鸭蛋、花生、白糖等,常常食用会使血液酸化;反之,含有钠、钙、镁的食物则属于碱性食物。海带所含碱性最大,所以可以多吃海带。另外,一些干果类,如腰果、胡桃及芽菜类等,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E和矿物质钙、磷、铁等,对提高人体的记忆力,都有相当程度的帮助。
规则二:适当吃些脂肪性食物
考试前,应多吃些主食。适当摄取脂肪可增强记忆力,脂肪中含有磷脂和胆固醇,磷脂是三磷酸腺苷的主要成分,三磷酸腺苷又是大脑细胞能量代谢不可缺少的高能物质。胆固醇也是大脑活动的所需物质,学生尤不可缺。所以,适当吃些脂肪性食物对青少年来说是没有坏处的。还可多吃些水果,特别是含葡萄糖较多的浆果,如葡萄、草莓等。若食欲过差,可适当服些多维葡萄糖。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对促进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都有好处。平时,学生每日需要蛋白质70-80克,复习考试期间可适当增加一些,蛋白质以动物性食品,如奶、蛋、鱼、肉中的蛋白质为佳。大豆蛋白也是优质蛋白,多吃些豆制品很有必要。
规则三:考前食谱不要大变脸
考生考前饮食不要因中考临近而刻意改变,在临考前的一段时间及考试期间,饮食量都不要比平时增加太多,尤其考试期间饮食不要做太大的变动,应和平时保持一致。
同时,考生的饮食要保证主食的摄入量,以前人们总是认为主食可有可无,只要多吃些鱼类、肉类的食物即可,其实这些食物只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而大脑思维主要依靠的是葡萄糖,只有主食才能转化为葡萄糖,这就需要每天要摄取一定量的主食。
规则四:勿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考生考前应多喝水,每天要保证1500-2000ml的摄入量,切忌不能以喝饮料代替喝水,最好是白开水,矿泉水和纯净水也可以多喝些。充足的水分可确保血液循环顺畅,这样大脑工作所需的氧才能得到及时供应。一些含糖的饮料在吃饭前最好不要吃,易产生饱腹感,不利进餐时的食量。考生考前可以喝一些茶及咖啡,但一定不能太浓,浓茶及浓咖啡都有兴奋的作用,会适得其反,影响睡眠质量。考试期间一定不要喝咖啡,因为咖啡因的作用会使人产生尿频,影响考生的临场发挥。